在文学创作和影视叙事中,故事的开头如同一扇门,它决定着读者或观众是否愿意推开,走进创作者构建的世界。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头,不仅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,还能为整个故事奠定基调、埋设伏笔,让受众产生强烈的阅读或观看欲望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如何设计出这样的开头。
一、制造悬念,激发好奇心
悬念是故事开头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通过设置疑问或未解的谜团,让读者在心中产生 “为什么”“接下来会怎样” 的好奇,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阅读寻找答案。
斯蒂芬・金的《闪灵》开头,便用简洁而充满悬念的语句迅速抓住读者:“酒店在冬季被大雪封闭,看守人杰克・托兰斯带着妻儿来到科罗拉多州的全景饭店,开始长达五个月的冬季看守工作。” 这里没有过多的环境描写和人物介绍,却抛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设定 —— 封闭的酒店、漫长的冬季看守。读者会不自觉地思考: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,会发生什么?这个家庭能否安然度过?这种悬念的设置让读者瞬间被带入故事氛围中。
在创作时,可以通过设置神秘的事件、未知的人物身份、不寻常的场景等方式制造悬念。例如,以 “他在凌晨三点收到一条没有显示号码的短信,上面只有一行字:‘你终于来了’” 作为开头,短短一句话,就引发了无数疑问:“他” 是谁?发件人是谁?为什么说 “终于来了”?这些问题会驱使读者继续阅读。
二、塑造强烈的冲突
冲突是故事的核心驱动力,在开头展现冲突,能够迅速让故事产生张力,吸引读者的关注。冲突可以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、人物与环境的对抗,或者人物内心的挣扎。
列夫・托尔斯泰的《安娜・卡列尼娜》开篇 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”,看似与故事的直接冲突无关,但紧接着就描写了奥勃朗斯基家里的混乱局面 —— 妻子发现丈夫出轨,家庭濒临破裂。这种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,让读者立刻对这个家庭的命运产生关注。
以职场小说为例,开头可以这样写:“在公司例会上,她刚提出的项目方案被上司当众否决,还被嘲讽毫无创意。而坐在她对面的竞争对手,嘴角挂着得意的微笑。更糟糕的是,这个方案她已经准备了三个月。” 短短几句话,就展现了人物与上司、人物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矛盾,以及人物面临的困境,冲突感十足。
三、营造独特氛围
氛围能够让读者迅速代入故事场景,感受故事的情感基调。或紧张、或温馨、或诡异的氛围,能让读者在开头就沉浸其中。
埃德加・爱伦・坡的《厄舍府的倒塌》开头,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氛围:“在那年秋季枯燥,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,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。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,穿过这片阴沉的,异域般的乡间土地。最终,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,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。” 这段描写中,“枯燥”“灰暗”“瞑寂”“阴沉” 等词汇,以及对天气、环境的刻画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那种压抑、恐怖的氛围,从而对即将发生的故事充满好奇。
在创作时,可以通过对环境、天气、光线、声音等元素的描写来营造氛围。比如写一个温馨的爱情故事开头:“冬日的午后,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洒在木质桌面上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。她坐在靠窗的位置,翻看着一本旧书,书页被阳光染成了暖黄色。这时,门铃叮咚响起,一个穿着黑色大衣的男人走了进来。” 这样的描写,营造出温暖、静谧又略带浪漫的氛围,让读者对接下来两人的故事充满期待。
四、设置独特视角
采用独特的叙事视角,能够为故事带来新鲜感和独特的魅力。常见的视角有第一人称、第三人称,也可以尝试第二人称,或者采用特殊的视角,如动物视角、物体视角等。
雷蒙德・卡佛的《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》以第一人称视角,用平淡、质朴的语言开头:“我的朋友梅尔,他是个心脏病医生,有时候,他会在深夜给我打电话,聊一些关于爱情的话题。” 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,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,让读者感觉像是在听作者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,具有很强的代入感。
再如以一只流浪猫的视角写一个故事开头:“我蜷缩在巷口的纸箱里,雨丝从纸箱的破洞钻进来,打湿了我背上的毛。街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,没有人看我一眼。突然,一个小女孩停在了我的面前,她蹲下身,眼睛亮晶晶的。” 这种独特的视角,能够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去观察故事,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。
五、运用精彩的对话
精彩的对话可以迅速展现人物性格、推动情节发展,同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。在开头使用对话,能够让故事更具现场感和生动性。
海明威的《白象似的群山》开头就是一段男女之间的对话:“‘他们在树上挂了好多白象似的气球。’姑娘说。‘我知道。’男人说。” 这段简短的对话,没有过多的背景介绍,却充满了悬念和暗示。读者会好奇:他们是谁?在讨论什么?为什么提到白象似的气球?这种充满张力的对话,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,从而想要继续阅读下去。
在创作时,可以在开头设置一段富有内涵、暗示情节或展现人物性格的对话。例如:“‘你确定要这么做?’他皱着眉头,眼神中充满担忧。‘我没得选。’她握紧